【2011北京ISPO展場的巨型廣告】
北京,我來了!
【Mr. Rockland在北京 “鳥巢”前】
別看Mr. Rockland常出國看展或是開會,到中國,還是第一遭!對於五年級的Mr. Rockland來說,到中國,好像是到匪區一樣,感覺上每個人都是共產黨,心裡還真有些怕怕,但是靜下心來想想,平時到日本,歐洲與美國,Mr. Rockland都可以用破英文平安完成任務,到中國,講得是中文,沒什麼好擔心的,而且還有其他同業好友作伴,妥當啦!
這次到北京最主要的目的,是與Fjällräven全球總裁與副總裁見面,敘敘舊,交換一下品牌經營的心得。同時看看中國的戶外體育用品展與德國與美國的展有什麼不一樣。
世界上值得一去的戶外用品展
在進入中國ISPO展這個主題之前,Mr. Rockland先聊聊全球戶外休閒展的概況,讓大家可以有些背景知識:
(小編按:搬凳子嚕~~)
【世界第一大,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戶外相關商品展 德國ISPO】
早期(這話說起來,可能有40年了)為了讓全歐洲的戶外運動用品經銷商能夠輕鬆有效率的一次把每季的新商品看完,首次在德國的慕尼黑開始舉辦展覽,讓全歐洲的供應商與經銷商能夠定期的分享新商品的資訊,交換經營心得。接著,美加地區有開始有類似的定期展覽,讓北美洲所有的供應商與經銷商能夠定期的齊聚一堂(2008年Mr. Rockland的鹽湖城之旅)。同時,對於亞洲地區的製造商與進口商,這些展覽是非常重要的溝通平台,不論是銷售布料、零配件,或是洽談代理權,更是不可以錯過的機會。
所以每次參展,都像是在環遊世界,先跟瑞典人開會,再去拜訪美國廠商,休息時不忘到台灣專區串串門子。忙得不亦樂乎!
【美國鹽湖城Salt Lake City
OR展 每年1月及8月展覽】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大展覽,就是每年冬天德國慕尼黑的ISPO、夏天德國Friedrichs Hafen的Out door展和一年兩次(每年的1月和8月)的美國鹽湖城Outdoor Retailer展。Mr. Rockland都會儘量凹時間去參加。
【歐洲夏季最盛大的德國Friedrichs Hafen Out door展 當地以製造飛行船聞名,風光明媚】
北京ISPO的二三事
邁入第七屆的China ISPO在北京的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會議中心緊鄰北京奧運會場,鳥巢與水立方就在展覽場旁邊,交通很方便,地鐵就在展場旁邊。
要瞭解中國ISPO與德國的不同,從一些數字可以略知一二:
|
德國 ISPO |
中國 ISPO |
展場面積 |
101,100 平方米 |
12,000 平方米 |
參展廠商 |
2267 個 |
328 個 |
參觀人數 |
80,000 人 |
17724人 |
從數據上,可以知道德國ISPO展有中國ISPO將近九倍大,這樣比起來,也許大家會覺得中國ISPO沒有什麼了不起,但中國ISPO可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戶外運動用品展,即使是像日本、韓國這一類戶外活動歷史悠久的國家,所辦的展覽都無法達到這樣的規模,這讓Mr. Rockland深深可以體會中國市場真的是充滿願景、潛力無窮。
這次2011中國ISPO展覽主軸可以分為:
1. 滑雪渡假村的經營與設備展:
自從去年冬季中國第一座滑雪場正式營運之後,滑雪場的需求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在這次的展覽,滑雪場的經營與設備是一個重點。這些滑雪場的管理顧問公司與設備公司,在德國ISPO與鹽湖城OR show是看不到的。Mr. Rockland相信是因為歐美的滑雪場的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大多數的設備和經營的軟體市場已經飽和,比較不需要以這種形式來推介自己的商品。但中國這塊大餅,可是處女地啊!是所有有野心的公司不能錯過的美食。
【巨大的造雪機】
1. 滑雪服裝與器材:
既然可以滑雪的場地選擇越來越多,那麼滑雪服裝與器材也是不可少的了,雖然與歐美相比,展出的品牌少了很多,但是可以強烈的感覺到這股被引爆的趨勢是一發不可收拾。
【國際名牌 Head的展場】
【Snow Board 滑雪板是一定要的啦!】
【日本大廠Phenix絕對不會缺席】
【滑雪服飾與配件大品牌 OAKLEY】
1. 戶外服飾與裝備:
與滑雪服飾與裝備相比,戶外服飾與裝備區呈現出群雄並起、百家爭鳴的局面。
Mr. Rockland從和不同廠商聊天中得知,目前國外的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有幾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在中國設立公司。例如Rockland代理的瑞典品牌Fjällräven就是以分公司的方式經營中國市場。讓原廠的商品內容維持原汁原味。
【瑞典Fjällräven的展覽場,維持一貫的北歐風格】
【瑞典Fjällräven的展覽場,Kånken也有去喔~】
第二種方式,是與代理商合作進入市場。大多是以經營配件類商品為主的品牌,例如Buff,Camelbak。這一類的代理商會同時經營數個可以產生綜效的品牌。
【在台灣 大家都很熟悉的品牌 Buff】
第三種方式,以品牌授權方式進入中國。直接把品牌Logo的使用授權給中國的廠商,由中國廠商自己負責商品設計、製造與銷售。這種方式,通常在名不見經傳或是已數次轉手的品牌身上會看到,因為這種方式可以快速獲利。不過,MR.Rockland私心覺得,這樣做其實有點殺雞取卵,品牌的價值將會受限。然而不可諱言的是,目前看起來,授權品牌的經營方式在中國看是相當可行的。
【英國Karrimor以授權方式在中國與日本都很吃得開】
【澳洲品牌KAILAS是以授權方式進入中國成功的例子】
除了上述三種方式,中國自創品牌數量之多,真的讓人嘆為觀止。
【中國的自創品牌 非常蓬勃發展】
心得感想
看完了這此的中國ISPO展,Mr.Rockland有幾個想法。首先,中國市場之大,真是無法想像。除非是財力雄厚、資源豐富(包括人力資源)的公司,否則單一公司要經營全中國的市場,難度很高。
在這個展當中,Mr.Rockland就有注意到,區域性或是同國家的公司會團結一起,分享資源。例如北歐五國以Scandinavian Outdoor Group的名義,將所有公司的展覽攤位集合在一起,集中資源的同時,也營造出北歐特有的氛圍,特別容易引人注意。另外,奧地利這樣的小國,也因為滑雪是其主力,在場展也有設置專區,集中火力,展開攻勢。
【頗有維京人團結霸氣的LOGO】
【北歐專區的BAR,歡迎大家光臨】
【奧地利專區】
其次,在這次的展場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品牌商品的水準,一直在進步。硬體上,頗有迎頭趕上的感覺。不過,在軟體的部份,例如零售通路的經營策略,服務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態度等,Mr. Rockland沒有太多的接觸,所以先持保留態度,日後再觀察。
經過這次的參訪,Mr. Rockland更堅定自己的信念,中國雖然大,台灣更可愛,如何能為最心愛的土地做出一點貢獻,才是Rockland要做的,唯有不斷提昇Rockland 的知識管理,將最好的裝備提供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放心的享受戶外的美麗與樂趣,才是真正的貢獻。